交谊舞曲搜索 选择分类:
交谊舞解禁这些年
发布: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2年6月16

交谊舞,又称国标舞,男女为伴,步行式双人舞。

上世纪20年代交谊舞传入中国。解放初期,仍很流行,“文革”期间被禁止,上世纪80年代又重新流行,并风靡大街小巷,但与国标舞已经有了很大差距,大众在跳的都是些慢三、快三等动作,随意、简单。

从上世纪80年代交谊舞解禁到如今,已走过将近30年。在这近30年中,交谊舞如跟随它的那一代人,走过潮流、风靡、退热回归的历程。

今天,我们就回头看看,交谊舞解禁后这些年的事。

阶段:潮流

时间:1988年、1989年

标志:潮男潮女争进舞厅

1987年,交谊舞逐渐全面解禁,随之在全国迅速成为潮男潮女追逐的潮流。

而其实早在1951年,交谊舞已经成为小青年的宠儿。被称为舟山交谊舞“鼻祖”徐亦刚,当时还是20岁的小伙子。 1951年,徐亦刚到定海工作,1953年接触交谊舞,长相帅气、能歌善舞的他很快便成为学习交谊舞的活跃分子。现在回想起来,他还对当初那段经历记忆犹新:“我们单位8个男生住在一起,吃完晚饭,8个人就一起在院子里学跳交谊舞,没有女舞伴,我们就一人抱着一个凳子学。周末,各单位都会举办各类舞会,我们就早早地开始打听消息,到时候想办法参加。 ”

1988年,徐亦刚临近退休。而当时,他仍然是最先嗅到交谊舞回归的人。“我那时经常出差,发现上海等大城市里的人都在跳,回来也就开始重拾交谊舞。 ”那时,舟山会跳交谊舞的人相当少,找不到老师,徐亦刚就从电视上自学,再慢慢琢磨,以后就在广场上跳起来了。“起先只有两三对在跳,慢慢地参与的人多了起来。 ”徐亦刚说。

1989年年底,市里文化单位还举行了首届自娱性舞蹈大赛,徐亦刚跟老伴也去参加了,并取得了好名次。这下,不少单位、个人都找上门来叫他去辅导,想学会这门“潮”得不行的艺术。

事实上,这时交谊舞潮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悄然到达舟山。而这股热潮还催生出大大小小的舞厅,年轻人才不在广场跳,他们要到闪着霓虹灯的舞厅去。在那,摇摆起来,释放被束缚已久的身体能量。男士还能优雅地伸出双手,邀请女士共舞一曲,说不定是个美好的开始。

1988年、1989年,交谊舞最潮的时候,也是舟山舞厅业最为发达的时候。那两年,仅定海就有大大小小十几家舞厅,舞厅里还没有开始流行迪斯科,全是清一色的交谊舞曲。舞厅成了年轻人最向往的娱乐场所之一。

阶段:风靡

时间:上世纪90年代

标志:人人都会跳交谊舞

现在称遍地都有的手机为“街机”,称人人都穿的衣服为“街服”,那么,上世纪90年代的交谊舞绝对是“街舞”。

经历了两年短暂的潮流期,简单易学的交谊舞就迎来了“街舞”时期:大街上遍地都是跳交谊舞的人,因为人人都会跳。

直到现在,70后小徐还记得爸爸、妈妈学跳交谊舞时的情形。“1991年,不知为何,交谊舞就是很流行。 ”那时,小徐的爸爸已经四十出头,但有爱尝鲜的劲儿,什么流行就想试一试。

“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交谊舞跳得很好,她就过来教爸妈。 ”当时还在上初中的小徐已经记不清是爸妈主动学的还是亲戚主动教的,她只记得,有大约半个月时间,她跟妹妹坐在客厅里写作业,爸爸妈妈就在客厅里一步一步地学着跳。

人人都在向身边的人学跳交谊舞。当时,小瑜正在读大学,并不怎么喜欢跳舞的她也学会了。“想不学都不行,那会儿真流行,同学之间互相学,舍友学会了就来教我,很快就会了。 ”学校每周五还有舞会。但是小瑜不怎么去,原因是“人太多”。

到1995年、1996年,交谊舞已经普及到“人人都会”,人们不但学会了,还跳到大街、广场。

小徐一家也跟随潮流而上。当时,小徐爸爸因工作调动搬到定海,小徐也在定海上班,妈妈则仍在沈家门。每天早上6点钟,小徐都会跟着爸爸到广场上跳上一段。“我当时也没想为什么去,反正就觉得很正常,可能是把跳交谊舞当成了体操或者晨练,我爸爸没有舞伴,就拉上我。 ”广场上有专门负责播放音乐的,每天早上都有四五十人汇聚于此,跳得好的人还会受到不少称赞。

那时之所以如此风靡,其实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当时娱乐活动较少,除了舞厅并无多少其他娱乐场所,而麻将也被警方列入“黄赌毒”。健身活动也比较单一,现在流行的健身房、体育馆也还未被大众所接受。手机、网络等联络手段还未普及,年轻男女认识、聚会的契机仍不多。

阶段:成为健身方式

时间:2000年至今

标志:已成老年人晨练方式

多少年过去了,今天仍然可以看见交谊舞的身影,但是味道已经变了不少。

昨天早上7点钟,记者来到海山公园,从广场边一个音响里传来《九妹》、《兰花草》等老歌。和着曲子,有4对老年人正在跳着交谊舞,一对有些兴奋地旋转着,额头上有细细的汗珠,另一对则不紧不慢地进进退退地挪着步子。边上有一位男士正在教一位女士基本步法,还有两位老年男士在自己琢磨着步子。

这个场景并不稀奇,每天早上定海公园、海山公园等晨练集中的地方,都会有一批定时来跳交谊舞的老年人。当然,在空地的另一边,往往还有老年人在舞剑或者跳广场舞。

徐亦刚就是交谊舞晨练中的一员。在他看来,交谊舞自从流行以来从没退热。“我天天跳。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天早上6点,他就到文化广场、海山公园跳,开始跟老伴一起跳,后来老伴退出了,他带着其他女伴跳,因为跳得好,很多女士向他请教。“这个很好,健身,又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每走一步,我们都要把动作做到位,下腰下得好,心里别提多高兴。 ”徐亦刚一边做下腰的动作一边跟记者说。据专家称,跳交谊舞可提高心肺功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使人心情愉快,增添生活情趣。

现在,市老年大学也在教交谊舞,各地还有不少老年交谊舞大赛。但记者随便问了几位80后会不会跳交谊舞?结果都只摇头。其实,年轻人想学交谊舞也很难找到培训的地方。记者咨询了几家艺术培训学校,也没有交谊舞培训课程。一家培训学校人员告诉记者,学校可以教拉丁舞等舞种,但没有交谊舞。“就没有开设过,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我觉得等我老了,说不定会重新去跳,可以健身。”小徐说。也许,交谊舞还会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走过老年。

延伸阅读:

交谊舞解禁历程

交谊舞解禁,历时八年。正如舞步,进退中摇摆。

1979年,改革开放第一年。这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谊舞第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一对青年男女优美地画着华尔兹的圈,虽然二人的距离20厘米开外,但还是让大家眼前一亮。而在此之前,跳交谊舞是不被允许的,“文革”期间叫封资修。

大会堂里舞禁初开,民间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已经嗅到了肢体解放的味道,但交谊舞仅在小范围里,男女之间保持着距离。

潜行了有一年多,到了1980年6月,时风陡转。公安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取缔营业性舞会和公共场所自发舞会的通知》,将跳交际舞视为“舞姿低级庸俗、伤风败俗”的娱乐项目。一时间,交谊舞处境不妙。到了1983年,交谊舞的热情降至冰点。

不过,交谊舞还是迎来最终解禁。1984年10月19日,中宣部、文化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语气略微松动,改“禁”为“限”。

1986年,王蒙复出,当上了文化部长,这个酷爱交谊舞的作家,上任之初就干了一件大事:让交谊舞解禁。 198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等下发《关于改进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交谊舞彻底解禁。

用户名* 密码*
  
合作商家
月份舞曲专辑
热门舞曲专辑
联系方式

业务QQ:
21904483  (点击交谈)
290578922  (点击交谈)
电子邮箱:
290578922@qq.com
21904483@qq.com
联系手机:15855102118

Copyright 2005-2015 http://www.jiao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交谊舞中国 版权所有 www.jiao15.com 皖ICP备08001448号-1
专业交谊舞曲网站竭诚为广大交谊舞爱好者提供最优质的交谊舞曲和最满意的服务! 站点地图
7x24小时服务热线:15855102118